近期,我院副院长耿书宝副教授联合韩国安东大学等单位,在昆虫学领域SCI期刊《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发表了题为“Temperature‐Dependent Population Model of Apple Leafminer, Phyllonorycter ringoniella (Lepidoptera: Gracillariidae)”的研究论文,首次构建了金纹细蛾(Phyllonorycter ringoniella)种群动态模型,为苹果园中该害虫的预测预报与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金纹细蛾是苹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年发生4–6代,幼虫潜叶为害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导致早期落叶和果实质量下降。温度是影响其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关键环境因子。本研究基于实验室恒温发育数据与韩国安东地区2015-2016年田间诱捕数据,运用多项数学公式系统构建了春季羽化模型、成虫产卵模型和阶段发育模型,最终组合成种群动态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准确预测金纹细蛾发生世代数,并成功预测各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与实际观测数据偏差在7天以内。通过六种不同情景模拟,发现综合考虑农药使用与天敌寄生的死亡率,可更真实地反映田间种群数量变化。
我院茶树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课题组耿书宝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乔利副教授、韩国安东大学Chuleui Jung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资助。(撰稿/摄影 耿书宝)
编审/张方梅 审核/刘合满 终审/陈利军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rch.70094
下一条:我院教师在豫南国道沿线稻田重金属污染评估方面取得新进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