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热点文章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我院教师在豫南国道沿线稻田重金属污染评估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5-10-21    作者:     来源:     点击:

我院土壤-植物营养团队成员金明慧在中科院二区期刊《Agronomy》上发表了题为“Multi-Index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nd Ecological Risks in Paddy Soils Along National Highways in Southern Henan Province, China”(https://doi.org/10.3390/agronomy15061348)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道路交通是豫南地区沿线稻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的贡献因素之一。

土壤生态系统是全球农业生产力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根本基础,然而,人类活动已导致陆地环境遭受严重重金属污染,对生态完整性和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在农业系统中,重金属积累会破坏土壤结构,且难以修复。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多种多样,其中机动车排放是引起道路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通过多指标评价法,对豫南地区G107、G312两条国道沿线稻田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了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评估,发现镉、汞、铜和锌超出省级背景值。镉污染最为显著,107国道路测距离40米范围内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单因子指数Pi>5),G312国道呈中重度污染(Pi=2-5)。Nemerow指数(PN)表明两国道重金属污染为轻度污染水平(PN=0.70-0.81),其中G107国道污染程度更高。地质累积指数显示:G107和G312国道路测距离40米范围内镉污染程度为轻度-中度,G107国道路测距离20-40米范围内锌达到轻度污染水平。尽管总体生态风险较低,但镉因毒性高(Tr=30)导致其在累积风险中占比超过75%。因此本文揭示了公路交通是河南省南部国道沿线稻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主要来源,会对国道沿线的农业耕作存在潜在食品安全风险,为该地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院土壤-植物营养团队成员金明慧为论文第一作者,肖荣英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培养项目等资助。(撰稿/摄影 金明慧)

编审/张方梅 审核/刘合满 终审/陈利军

上一条:构建苹果金纹细蛾种群模型,为果园精准防控提供科学工具 下一条:我院教师发表灰茶尺蠖嗅觉研究新成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