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驿站

心理驿站
位置: 首页 > 心理驿站 > 正文

寒假心理调适指南

时间:2022-12-01  

随着线上居家学习、期末考试的结束,拉起了寒假的序幕。同学们长时间缺乏和老师、同学面对面的交流,加上我们仍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在心态、生活方式等方面可能有所变化。那么寒假期间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健康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妙招。



一、学生篇



(一)学习生活巧规划

假期学习生活的质量和身心健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下学期的开学状态,所以要让自由变成自主,制定合理的计划并执行它,给自己更多的生活掌控感。吉德林法则告诉我们:认识到问题并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我们可以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做好详细规划,划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时间,按照日程表安排每日的生活学习,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在这个寒假中有所成长。(PS:时间管理方法——番茄钟工作法)



(二)负面情绪擅应对

面对疫情的放开,我们需要增强科学认识,处理好焦虑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虽然放假了,但是不敢出门,不知道身边哪个人是“阳”,要是自己因此感染了怎么办?”、“感染之后会不会有后遗症?”面对这些困扰,尤其是知道亲朋好友“阳”了,越发担心、恐惧、迷茫。

当出现这些情绪,请同学们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可以先觉察、感受自己的状态,然后尝试去积极地表达。通过和家人朋友倾诉、写日记、绘画等方式,恰当宣泄心理的困扰;采用阅读书籍、自我暗示等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让心理得到放松;运用一些简单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深呼吸放松法”、“蝴蝶拍”、“正念冥想”等,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保持积极的心态。如果长时间无法自行调节,可以寻求家长、老师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三)亲子沟通表达爱

寒假,让同学们与父母家人拥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与家人共进年夜饭,包饺子,过春节,一起享受新年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帮父母分担家务,比如和家长包饺子,锻炼新的生活技能,增加亲子之间的良性互动。积极探索与父母和谐的相处方式,尝试换位思考,多一些包容与理解,温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珍惜难得的与父母共处的时光。



二、家长篇




(一)协助孩子定计划

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假期生活计划,督促孩子按计划有规律地生活,提高学习生活的自主性,鼓励保持适当运动与课外阅读。要注意劳逸结合,健康饮食,融入大自然等。




(二)亲子沟通有方法

假期里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间更多了,在亲子沟通时,家长可以尝试多使用“我信息”的沟通方式,例如“我觉得”“我希望”“我看到……”等,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被理解。家长们也可以运用下面“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促进和孩子的有效沟通。

第一步,陈述事实: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客观描述,注意不带评价、指责。例如:“你整天玩手机!”这里的“整天”是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不是客观事实,我们可以改为:“我看到你已经玩了1小时的手机了。”

第二步,表达感受:就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表达您的感受,如:开心、气愤、担心等。例如:“我准备把你手机锁起来了!”、“再看手机你的眼睛还要不要?”这样的表达属于暴力沟通,往往令孩子反感、反抗。我们不妨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告诉孩子:“你看了这么久的手机,我很担心会影响你的视力,也很担心影响到你的正常学习生活。”

第三步,提出建议:明确地告诉孩子,你期待他们怎么做。例如,“我希望你认真完成作业后再玩电子产品,每次玩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

(三)亲子陪伴高质量

假期是家长和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一段时光,也是增进情感联结和促进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机。寒假里家长可以尝试留出固定的时间,放下手机、电脑、关上电视,全情投入地与孩子沉浸在家庭亲子活动中,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例如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一起玩桌游、一起下一盘棋、吃一餐饭、打一场球、跑一次步等等,都是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的活动,试着让共享时光变得有爱、有趣、有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