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是万物复苏的序曲,也是心灵焕新的篇章。四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知心、育心、护心”为主题,在心灵的土壤上播撒了心理健康的种子。在对接学院心理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与助力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副主任杜娟老师为园艺学院、茶学院、药学院与动物科技学院开展了心理工作系列培训。
第一期“心”需要,“心”关怀:心理工作交流与互助研讨会
4月15日上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杜娟老师,园艺学院的周燕老师,茶学院的梁玉洁老师,药学院的周启迪老师,以及动物科技学院的尹磊老师在团体辅导室,以“心”需要,“心”关怀为主题,针对当前心理工作中的重、难点展开深入探讨。
对比开学以来各学院学生出现的典型心理困扰,老师们彼此支持、互相交流,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更加系统的解决方案。
本次研讨深化了心理工作团队教师对学生心理需求的理解,明确了“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协同联动”的工作方向,协力撑起了学生“心理健康保护伞”。


第二期“心”动力,“心”领航: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4月21日下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杜娟老师在二教304,以“心”动力,“心”领航为主题,为园艺学院、茶学院、药学院以及动物科技学院2024级心理学生干部开展心理培训——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杜娟老师从心理问题的初步识别、心理状态的划分、心理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以及心理咨询的预约流程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本次培训帮助心理学生干部装上了“心灵雷达”“,配备了“心灵应急工具箱”,推开了心理咨询室的“隐形门”,织密、筑牢了学生“心理健康安全防护网”。


第三期“心”语言,“心”交流:心理沟通中的参与性技术
4月21日下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杜娟老师在二教304,以“心”语言,“心”交流为主题,为园艺学院、茶学院、药学院以及动物科技学院2024级心理学生干部开展心理培训——心理沟通中的参与性技术。
杜娟老师从倾听、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鼓励与重复、内容反应与情感反应、具体化以及参与性概述六个方向,与心理学生干部分享了开展心理工作时的技巧。
本次分享带领心理学生干部解锁了一套“心灵沟通技能包”,给同学们之间的“关心友爱”插上了技术的翅膀,助力心理学生干部成长为用科学方法传递温暖的“心灵急救员”,搭建了同学们“心灵成长的互助彩虹桥”。


通过心理工作系列培训,老师们变身贴心的“心灵园丁”,心理学生干部成为专业的“朋辈咨询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像蒲公英一样播撒,越来越多的同学掌握了“心理创可贴”的使用方法。
相信,在心灵健康成长的沃土上,悲伤可以安全流淌,快乐能够自由生长,每个迷路的孩子,都能找到未来的方向。当夏日的阳光洒下时,我们终将收获一片繁茂的心灵绿洲。(文案/杜娟 摄影/王肖欢)
编审/杜娟 审核/尚会静 终审/朱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