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信阳农林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

时间:2021-06-08  

 

 

 

信农政〔2020〕14号

 

关于印发《信阳农林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学院校直各部门:

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拟定的《信阳农林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已经学校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2020年8月17日

信阳农林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据《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等文件精神,为全面推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协助学生解决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对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负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心理专员、辅导员、学生干部、家庭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育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四)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消除对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的偏见与歧视;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重视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严重心理危机个案的发生。

(五)高度重视与全方位服务相结合。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领导责任,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协同配合和全体教职员工广泛参与的心理育人格局。

三、工作内容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建设

1.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学生工作副校长任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校长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校医务室与各学院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统筹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汇报,研究部署工作任务,解决存在问题。

2.建立健全学校、学院、班级、学生宿舍、家庭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与组织、宣传与推广、指导与咨询等事务;各学院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各二级心理辅导站负责组织和落实本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班委等学生组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组织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宿舍心理信息员等学生骨干协助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化家校联系,及时与学生监护人沟通学生心理动态,家校齐心协力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3.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管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心理咨询工作流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4.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人员为补充,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校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须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兼职教师原则上应具有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应计算相应工作量或给予相应报酬。

5.学校将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分期分批选派专兼职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业务培训等;鼓励辅导员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资质;定期安排专兼职教师接受一定学时的专业督导;支持专兼职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形成相关理论成果。

6.学校着力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意识。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定期组织辅导员、管理服务人员、心理工作队伍等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心理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建设

7.学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开设公共选修课。

8.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成为集理论教学、心理辅导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注重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测评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建设

9.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从学生入学心理适应引导到心理健康主题系列活动全员参与,直至毕业生就业心理疏导,全程设置、纵横覆盖,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

以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和毕业生心理引导为主线,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心理电影展播、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剧表演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载体,利用微信公众号、报纸、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10.指导学生会心理工作部、心理社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挥校院两级学生会心理工作部、班级学生骨干和心理社团的心理健康教育自助功能,提高学生心理自助及助人的能力和实效。

(五)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11.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构建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与网络咨询相结合的心理咨询工作体系,引导学生合理疏解心理压力、应对心理问题。

12.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场地建设。建立并完善预约等候室、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评室、心理剧录播室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场地,建设一定面积的室外心理素质拓展基地,优化各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场地建设,满足心理咨询服务的不同需求。

13.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并完善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心理咨询保密制度、个案研讨与督导制度等,严格管理心理咨询记录和有关档案材料。

(六)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

14.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积极开展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普查、学期初心理排查、心理访谈、学院沟通等途径,及时把握学生心理状况,动态维护学生心理档案。对疑似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困难;对疑似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协助监护人做好防护和转介等工作,过程应详细记录,做到有据可查。不断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家庭五级心理防护网络,形成早预防、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15.完善学院心理健康状况月报制度、重点关注学生定期回访制度、疑似存在心理异常学生及时报告制度,完善从学生、辅导员到学院、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做好学生休学、复学后的追踪服务等工作。

16.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心理危机事件善后工作。重视对危机事件当事人及其相关人员提供心理援助,最大程度减少危机事件负面影响;危机事件发生后,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全校范围内的危机易感人群进行排查和干预,预防恶性事件的传染效应。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师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认识及应对能力。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建设

17.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按生均标准要求,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专款专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素质拓展、咨询服务、心理普查、专业培训等。

18.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场地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地的建设应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能够满足学生接受教育咨询的需求。

 信阳农林学院院长办公室                 2020年8月17日印发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