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信阳农林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风采展示(一)

发布日期:2024-08-18 作者: 来源: 点击:

253D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广大学子不断拓宽思维视野、丰富社会阅历、厚植为民情怀,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展示新时代青年勇毅前行奋而可为的精神面貌。我校结合上级发布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返家乡”“向基层报到”“出彩中原”等平台及活动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姿态赴青春之约,切实承担起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使命。

校团委按照“聚焦为党育人、把准活动定位、注重工作统筹、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引领青年学子投身家乡建设,展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青春风采。7月6日、7日,校团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队前往新县、光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总队由校团委书记朱同留带队,校团委副书记祝伟洋、创新实践与社团部副部长阮晓晖、农学院团总支书记陈磊、专职组织员龚静阳、教师潘鹏亮博士参加了指导实践活动。


01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6日上午,一路红歌一路行,实践小分队成功抵达第一站——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青山肃穆陵园静,翠柏苍松敬意浓!踏入烈士陵园的那一刻,庄严肃穆的氛围弥漫在空中,每一步都承载着深深的敬意。在革命纪念馆里,全体党员在阮晓晖老师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青春活力、掷地有声的誓词令人荡气回肠。一排排整齐的墓碑,静静诉说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英雄的牺牲不是终结,而是激励大家前行的动力。实践队员静默鞠躬,深情缅怀革命英烈,誓捍卫和建设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02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紧接着,小分队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革命博物馆。

铭记初心瞻史迹,辉煌再续踏新程!校团委书记朱同留为大家讲授了“继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主题思政课,讲述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队员们亲睹陈列的种种图文实物后,无不为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所触动。

从早期的革命探索到艰苦卓绝的斗争,每一个场景都仿佛置身其中。大家立志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同时表示也会激励亲友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03许世友故居

6日下午,实践团队探访了许世友将军的故里。

敬将军赤忱,慨将军无私!校团委副书记祝伟洋为实践队员讲述了许世友将军的生平事迹,大家的那颗拳拳赤子之心怦然跳动,深沉的爱国精神星河长明。接着实践团队来到将军墓前鞠躬拜谒,对将军肃然起敬,终是明白那句“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内层含义。

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是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成百年风华,挑时代栋梁。

04田铺大塆创客小镇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曾考察调研过的新县田铺大塆创客小镇进行走访。

绿水青山抱田塆,黛瓦白墙古韵绵!“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考察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看今朝,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古老手艺与新兴产业相得益彰。实践队员通过走访与考察,对田铺大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01司马光油茶园

次日,实践团队来到了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

司马遗风添锦绣,田园胜景绘华章!农学院教师潘鹏亮博士现场讲解了油茶生产过程和病虫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农业生产的理解,还为学生厚植了知农爱农情怀。站在园区最佳观景平台上,俯瞰着起伏广阔的茶山以及远方光亮的河水,一眼望去,绿色尽收眼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余音绵长,激荡在大家的心田久久回响,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有人民、有党和国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02春晖养老院

紧接着,实践团队来到了一个充满欢笑与温馨的老年之家——光山春晖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实践队员们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打饭送餐,与老人下棋,做手指操。见到了长者们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队员们也认识到国家“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03邓颖超故居

最后,实践团队来到了邓颖超故居。

古朴庭院岁月悠,英烈风采此间留!传承是最好的纪念,践行是最有力的传承。队员们聆听了邓颖超同志的生平事迹,并进行拜谒,大家都被她“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的誓言所打动。故居中陈列的旧物,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记录着她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身影。队员们在这历史的痕迹中沉思,感悟着邓颖超同志的勇敢、智慧和无私奉献。


据悉,信农学子通过“三下乡”“返家乡”“向基层报到”“5+X育人工程”等平台走出校园,将书本知识与群众实践进一步结合,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赓续红色基因,守护绿水青山。通过实地探寻,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这种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编审/阮晓晖 审核/魏竞超 终审/朱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