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9日,我校河南省“科技副总”、正高级实验师孙万慧赴河南李氏本草药业有限公司开展连云山青风藤种苗繁育基地阶段性评估,并组织开展了青风藤生态种植技术现场观摩会。这是我校“科技副总”项目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地方中药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又一实质性进展。

16日至17日,孙万慧与公司技术人员对青风藤种苗繁育基地半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评估结果显示,基地采用的无性繁殖技术成效显著,种苗长势喜人;同时,林下繁育模式也已基本获得成功,验证了其生态可行性。然而,有性繁殖项目因遭遇连续恶劣天气及野生动物活动等不利因素,未能达成预期建设目标。针对这一问题,孙老师与技术人员共同分析了原因,并为下一阶段的优化改进提供了方向。
18日至19日,孙万慧牵头组织河南深桐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南海木阳春农业有限公司、河南牛至生态有限公司、信阳市浉河区陈全良中药材家庭农场等4家产地企业负责人,共同前往连云山基地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基地建设,观摩学习了不同生境下青风藤生长曲线的测量方法,以及匍匐茎埋藏扦插、生根扦插苗处理、攀缘茎搭架牵引等青风藤林药间作关键技术。此次观摩为各企业实践生态种植提供了直观、生动的范例。
交流会上,孙万慧为企业后续发展给出建议:“基原是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的基石,环境是决定药材品质的关键,而品质本身则是产业评价的核心难点。”他指出,企业应充分依托大别山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独特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林药间作等生态种植模式。公司未来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在基原选择上凸显特色,在种苗繁育上追求实效,在种植技术上建立标准,最终在经济与生态的综合效益上获得丰厚回报。(撰稿摄影/药学院 信龙飞)
编审/彭博 审核/徐大伟 终审/简频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