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融合创新视角下应用型高校产业学院的特征、架构与评价

发布日期:2021-06-11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后工业社会,随着知识的不断创新和更迭,高校作为最大的知识传播方,依然肩负着支撑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重任,然而经历了沉淀和精练的学科性知识,更新周期明显滞后于动态的生产性知识,造成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知识输出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为构筑新型的知识传播模式,推进知识生产方、传播方和应用方等三方的相融互动的一体化,破除知识传播与应用脱节和时间差等障碍,高校建设桥接性质的产业学院是当下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2020年7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的发布标志着产业学院建设正式进入国家级示范项目推动的新阶段。产业学院建设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加速转型的重大探索,是大学和产业之间构建的“知识保存—传播—创新—转化”的教育共同体,但认识本位主义、可持续发展不足、发展定位不清、管理运行乏力等问题,制约着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学院的发展。高校应深入分析产业学院的理论问题,统筹考虑,多方发力,进而指导产业学院的实践运行。

一、应用型高校“变轨超车”的契机:产业学院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800多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受限于办学理念、自身资源禀赋等多重因素束缚,应用型高校发展趋于“同质化”,办学理念是其中重要的主导因素,应用型高校的领导多由综合性大学调入,教师尤其是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来自传统优势高校,这在客观上导致学校工作推进时会延续综合性高校的思维和行事特点,习惯性地落入“申硕升大”传统办学路径,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独特景象。

值得关注的是,《指南》明确要求产业学院建设应“突破传统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理论最早由保罗·大卫在1985年提出,是指人们的社会行为一旦进入某一特定路径,由于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和既得利益约束等原因,惯性的力量将使其不断进行自我强化且锁定(Lock-in)在该路径上。我国应用型高校及产业学院建设如何突破传统路径依赖?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则必须重新审视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的基本职能,或者说大学应该以何种姿态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欧美创业型大学的成功转型案例,对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有极大的启发和学习价值,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英国沃里克大学、荷兰特文特大学、瑞典恰尔莫斯技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韩国科学技术学院等,均是通过与所在区域的产业合作,集中力量开展应用研究,强化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有效支撑了区域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实现了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的协同并进,也促进了高校办学层次的换代进阶。由基于文献的学术研究转向基于行业应用的技术开发,引导应用型高校开展以研究和解决应用问题为导向发展的新知识生产模式,是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此前提下,产业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先行区”、服务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载体”,是应用型高校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实现“变轨超车”的重要途径。

二、产业学院的“六融六新”

产业学院是推动应用型高校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等系统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平台,产教融合是完成这一改革任务的基本路径,实际上,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的融合,而非仅是产业与教学的融合。这意味着产教融合涉及两个领域的多方面职能,比如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领域的后备人才培养、产业员工培训等,高校的科技创新与产业领域的技术转化、技术迭代等。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除了立足于产业需求的跨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厘清“师”与“士”的差别,还应考虑合作方的更多利益诉求,实现多方共赢,更好地解决产业需求侧和人才培养供给侧“两张皮”的问题。产业学院具有显著的校企双主体特征,伴随产教融合国家政策的深入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一个足够强大、各有分工、相互协同、环环相扣、融合递进的螺旋上升式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全面对接双方利益诉求,共同建立利益、制度、文化、科技、资源、人员全方位融合的产业学院生态系统,既满足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成长对情境化知识和实践训练的需求,又满足了中小企业对定制型人才、技术支持的需求。在融合创新视角下,产业学院应具备“六融六新”的典型特征(如图所示)。

(一)融合创新要素,构建产业学院生态体系


1.以利益融合为起点

产业学院应建立校企共建共享的利益机制,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后备人才与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技术转化与迭代)等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这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关键,互利互惠使校企双方从感情机制走向利益机制,确保长期合作、深度融合,对双方而言,符合各自需求的既得利益是推进深度合作的驱动力,共同利益是合作的起始点,人才培养及供给是落脚点,没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合作难以持久。

2.以制度融合为支撑

产业学院作为一个多方参与的教育平台,其运行必然会受到合作各方原有制度的掣肘,比如,高校一方要在现有教育管理体制框架和高等教育规律下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如校纪、校规、班规、学生守则、劳动制度、卫生制度以及考核规则、休息制度等。企业一方则侧重于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和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学校制度与企业制度有很大的差异,校企双方应相互借鉴,将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大学管理制度进行有效融合,建立校企共建共享的制度机制,双方协同建立理事会、顾问团、产业联盟、专业委员会、各类工作小组等产业学院的决策、管理与运行制度,并有效执行与评估。

3.以文化融合为追求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传统、精神追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其内核是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等,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文化融合是指校企文化的接触、撞击、筛选和整合的过程,进而在校企利益共同体层面形成集体文化,并上升为产业学院的软实力。

4.以科技融合为契机

校企双方科技活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学校偏重于教育科研产生的论文、著作、报告、奖项等,企业侧重于新技术及其衍生出来的新产品,关注的是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推进校企科技融合,充分实现教育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学校关注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为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行业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提出专业诉求、课程内容、岗位规范及质量标准等,联合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专业群及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相互转化,实现双向融合。

5.以资源融合为保障

资源融合是校企利益共同体存在的条件,是一方资源为另一方所共享和使用。物质条件是学校办学的综合基础和实力的重要标志。高校实验室等教育资源要与行业、企业最新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资源建设应紧密对接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企业资源多偏重于实际的生产研发环节,由于双方的科技活动侧重点不同,其所具备的资源也是有差异和互补的,促进校企双方的资源融合,有助于教育链、产业链及创新链的融会贯通,形成相对完整和齐全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合作,共建共享,相得益彰,双方受益。

6.以人员融合为桥梁

即使有利益融合作为保障,“熟人好办事”,校企双方人员的感情融合是进一步提升合作效率的有效渠道。产业学院的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叉双向兼职,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联合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等,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提供服务,双向兼职队伍成为产业学院生态建设的先锋与桥梁。

(二)加强顶层设计,力促产业学院多维创新

1.以新理念为引领

产业学院建设的核心是需求导向,通过细致的产业需求调查和科学研判,确定产业学院的中长期办学方向,以此为切入点、突破口,精准对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并侧重落实新工科内涵、规律及特征,实现工程教育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导向,从专业分割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从支撑服务转到创新引领等系列转变,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频共振”。

2.以新结构为先导

产业学院侧重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双向融通,基于工程学科人才核心能力标准重构通专融合课程,其课群结构包括通识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行业应用课程,构建基于解决复杂应用问题的“孕育—孵化—形成—运用”课程新结构,根据产业需求的岗位胜任力要素设计课程模块,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师教学规律梳理课程(群)逻辑关系和教学进程。在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或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同时,注重强化学生的行业工程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素养。

3.以新模式为抓手

产业学院侧重推动形成以多方协同育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学科交叉与个性化培养模式。产业学院具有高校、企业、政府等多维主体,参与各方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保证产业学院的持续健康运行,必然要构建符合各方关切点的利益长效机制,高校关注人才培养,企业关注人才供给,教师关注教学成效,学生关注个人发展,参与各方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耦合关系。

4.以新课程为依托

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的变化必然导致课程体系的变化,产业学院侧重整合学科前沿、产业技术、标准等深度融入课程,新课程符合“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遵循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原则,从源头上解决相关学科知识的选择、更新、组织和呈现问题,核心是对接行业能力构成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大纲,以知识应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与岗位需求、行业标准、生产过程对接,并据此全面调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的标准,使之统一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形成整体协调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保持课程内容先进性。

5.以新方法为关键

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是适应课程内容变化及保障教学成效的关键,产业学院侧重推进实践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将企业工程实践经典案例或产业学院承担的研发项目开发转化为实践教学课程,并运用探究式、体验式、项目式、案例教学等方法,通过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捕捉学生的兴趣,并唤起其深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下,使学生获得与应用新的知识。项目化教学是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最佳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本质改变。

6.以新质量为突破

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产业学院侧重构建全链条质量标准设计与全过程、全周期、全角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从教学理念的先进性、课程设计的创新性、课程内容与资源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教学效果的显著性等多维度构建课程质量标准,以学习成果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为出发点,探索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评估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为课程持续改进提供有效依据。

三、产业学院的体系架构

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载体,在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中,教学工作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线,采用学科的、规范的术语体系及科学的研究方法,严格遵照学术标准规范实现学科知识的传递。在新工业革命驱动下,客观上要求工程教育转向以跨界、融合、创新为特征的新范式,将工程、技术、产品等诸多创新元素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因此,产业学院建设应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进行模型建构和顶层设计(如图所示),使其成为可迁移、有成效、各方受益的融合创新载体。

(一)破除校内学科,藩篱拉近校企距


离新工科专业及专业集群是产业学院建设应首先解决的问题,产业学院的内设专业不是传统专业的延续,而是基于学科、工业价值链、应用领域等要素,重新划定基于岗位需求的知识能力培养体系,确定满足这一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多学科知识点,进而重组课程,开发教学案例,基于岗位需求能力培养的重组课程,必然涉及原有的课程归属、师资归属、工作量核算、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归属等内容,也就是说,新工科专业及专业集群建设也是破除校内学科、专业藩篱的过程。改革后,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真实的工程应用需求,拉近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距离,尤其对学生而言,有助于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找到平衡点,填补“就业鸿沟”。新工科专业及专业集群建设也是产教深度融合的过程:“对外”是以行业前沿的人才需求、技术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做教学内容的更新;“对内”是高校内部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重点做学科交叉,打破现有高校运行模式的限制。

(二)强化工程项目训练,提升工程能力

师资队伍是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内容,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历程大多经过“转型升本—发展期急速规模扩张—相对成熟期内涵建设”等阶段,为了迅速改善生师比、师均科研经费等考核指标,且由于研究型高校博士研究生规模增大的“削峰填谷”效应,大量的博士毕业生相继进入应用型高校任教,新进教师的学术惯性导致其在应用型高校依然保持了其学科性研究习惯,这些始终在象牙塔内部流转的“学院派”教师常常难以胜任面向工程应用的人才培养工作。此外,“学历本位”的高校人才引进机制客观上导致具有工程背景、应用能力突出的“非博士”人才难以进入高校。一般来说,应用型高校都是把校本师资进入行业企业进行工程锻炼或聘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授课作为主要解决途径,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由于生产研发任务繁忙等因素,难以实质性地入校授课,或只是以零星的讲座、报告完成任务,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过程。因此,产业学院的师资培养应以“校本师资”为主,引导新进青年博士教师由学术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型,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此外,受各方面因素的诱惑,单纯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的工程锻炼往往难以吸引青年教师的兴趣和热情,校本师资的工程锻炼应以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依托产学研项目的实施,同步完成教师的工程能力提升和学生的真实工程项目训练,既满足了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培养需要,也满足其经济利益需要。

(三)实施项目化教学,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必然伴随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或引领下完成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则注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应用学科知识点解决复杂问题,强调知识的应用,并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既是新工科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产业学院模式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项目化教学是达成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成效的有效途径,项目来自行业企业的真实工程案例,其教学内容和目标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开展学习,有助于激发其创造性,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思维习惯。通过问题分析、设计、验证、评价、展示等完整环节,实现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其中还浸入了团队协作、意志品质、情商情绪管理、系统性思维等非技术因素。从实施方式上,“工作学期式”“课程分段式”“工学融合式”是目前常见的几种教学实施范式,工作学期式是指通过教学计划调整,将相关的行业企业课程、集中实践课程、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集中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完成,较为典型的是“3+1”模式,这种方式对原有教学计划冲击很小,比较容易实施,也是大多数产业学院采用的方式。课程分段式是指按照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在行业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行业课程学习、企业工程训练等教学内容,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穿插进行、互为补充。工学融合式是指完全依托行业企业,相关教学内容均在行业企业完成。现阶段,课程分段式和工学融合式涉及企业承接能力、办学成本、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学生住宿费、保险费、生活费、劳动报酬、人身安全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均受到目前高校管理机制的约束,因而需要系统性的改革,故不适用于当前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四)加强科教融合,促进区域产业发展

按照《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定位是“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研究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这也是应用型高校及其产业学院的科研“主战场”。由于应用型高校的科研骨干大多来自传统研究型高校,其研究兴趣基本沿袭了博士学习期间的研究方向,客观上导致在项目申报时往往会由于研究方向趋同而难以突出重围;由于学校名气、研究平台、研究生队伍等软硬件条件的巨大差异,应用型高校的科研难以与研究型高校同台竞技,这使得转型转向成为必然。产业学院的科学研究应主动对接产业,找准生产实践中的共性技术难题,通过全面调研分析来确定主要研究方向及目标,开展真正的可转化、有价值的科学研究,使产业学院的应用研究能够支撑和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围绕研究方向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不仅包括产业学院的教师,还包括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产业学院的在读研究生及优秀本科生,有效整合高校和企业资源,团队成员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依托与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合作,加强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注重将产学研合作项目以课程的方式固化,更好地支撑人才培养,并通过职称评审制度、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科教融合,在科教融合的过程中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使得产业学院的科学研究能够真正服务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五)开放资源共享,提高服务业界能力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其资源禀赋、办学知名度等因素影响,应用型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并不被广泛认可。随着应用型高校办学历程的延伸和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逐步在其所处区域产业的细分领域中建立起“局部优势”,并逐步被地方政府关注,被行业企业重视。产业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应不断增强服务业界的意识,提高服务业界的能力,在人才培养及供给的基本职能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拓展社会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如技术咨询、成果转化、资源共享、教育拓展等。此外,资源共享是产业学院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高校的资源建设主要依赖于教育主管部门的财政拨款,高校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设施绩效产出较少受到监管,资源利用率不高。虽然近年来不断加强高校实验室的绩效考核,但常常因其人才培养属性而受到“无形保护”,高校的管理者也不愿意承担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等潜在麻烦,而选择封闭管理。实际上,财政拨款建设的实验室及其他教学资源,理应向全社会公开共享,产业学院管理者应研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开放共享,盘活资源,激发创新潜力。

四、产业学院的评价体系

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促进产业学院更好更快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效益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助于产业学院及时开展自我总结和持续改进。产业学院的评价应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坚持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和重在建设相结合,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坚持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相结合,坚持学院自评与学校评估相结合。考核评估侧重产业学院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和实践性,重点对创新绩效、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服务业绩以及开放共享程度等进行考核评估。产业学院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规划与定位、组织架构与办学条件、教学运行与管理、校企合作、建设绩效等五个方面,包括19个具体的二级指标。

(一)在规划与定位方面

产业学院应开展充分的需求分析,体现所对接或服务的产业发展需求,调研工作细致、深入、全面;建设规划内容详尽、科学,与二级教学单位自身办学优势与特色有较高的匹配度。产业学院应符合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好。

(二)在组织架构与办学条件方面

隶属于产业学院的教师队伍结构、数量合理,能够适应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业务需求,专任教师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比例≥80%,来自企业(行业)教师数量合理,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且实质性地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产业学院应成立理事会等专门治理组织,有规范的治理运行机制,结构完善,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有高水平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来自企业(行业)的校外委员在产业学院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场地、资金、物资、人才与政策等校内投入能满足办学需要,有明确的企业或合作方条件支持的方案,能够不断改善提升办学条件。

(三)在教学运行与管理方面


产业学院应制订一套科学、规范、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富有特色,论据充分。课程体系能够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企业(行业)专家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积极作用,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执行严格。有符合产业学院专业特点的教材建设及选用制度,特别是利用自身学科专业优势,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化、高水平新教材。重视自身制度建设,对教学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考试考核、学业评价等)有具体制度或实施办法,针对性、操作性严格,教学运行与管理档案齐全,管理规范。教学质量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有效运行,教学督导组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程监督,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毕业生调查等质量工作组织有力、成效好。

(四)在校企合作方面

产业学院应具有内容规范、严谨、全面的校企合作方案,科学合理,互惠共赢。牵头的二级教学单位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相关学科专业办学水平高,富有特色,校外合作对象为国内外具有强大实力和良好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同时,产业学院应具有高度开放共享的管理体制,问题导向明确,以产业需求为主导,合作双方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优质资源共享程度高。校外合作单位每年实质性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学生实习、学生就业、教师研修、企业师资聘用、产学研合作等领域均有实质性合作成果。

(五)在建设绩效方面

产业学院应制定一系列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文件,有代表性的成果转化及应用案例,服务产业成效显著,有高质量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毕业生薪资水平和满意度高。

五、结语

在产教融合教育大背景下,产业学院既是引导应用型高校调整办学定位、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也是应用型高校在自身资源禀赋匮乏、缺乏行业背景的先天劣势下,通过重塑人才培养模式,摆脱高校发展的传统路径依赖,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产业学院既是实现其基本职能的“责任田”,也是探索自身发展模式的“试验田”,在发展中必然会经历一个迂回前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产业学院模式的日趋成熟也标志着国家产教融合战略的逐步有效达成。

(文章选自《黑龙江高教研究》)